English

21世纪餐桌上的“大众情人”

1999-11-08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庞永厚 我有话说

目前,在世界饮食界正掀起一股进食大豆食品及研究大豆文化的热潮,有人甚至预言:21世纪是大豆食品的世纪,将进入大豆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。

大豆起源于中国,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。大豆和豆腐等传统豆制品被誉为中国食品中的“国宝”和东方食品的“杰出代表”,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优良的保健功能被世人瞩目。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分析,大豆中优质蛋白质含量为40%左右,是禾谷类和薯类食物蛋白质含量的3—8倍,是鸡蛋的3倍,瘦猪肉的2—3倍。另具有15种氨基酸、10种矿质元素以及脂肪、膳食纤维、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。此外,大豆食品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、抗衰老、益智健脑、预防心脏病和防癌等功效。中华民族的繁衍、生存与发展,同大豆和豆腐等豆制品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1873年,大豆及豆腐作为文化使者,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后,受到各国公众称赞。之后,世界许多国家开始注意大豆的种植和加工。目前,全世界含有大豆蛋白的食品已达1.2万种,日本每年大豆消费量约为500万吨,阿根廷成为豆油的主要输出国。特别是美国,每年因癌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100多亿美元,迫使政府开展了一场“对抗癌症的战争”。专家们根据东西方各国公布的统计资料发现,凡是经常食用大豆的国家,结肠癌、乳腺癌、前列腺癌等的患病率,都大大低于膳食中以动物肉类为主的国家,并明确指出大豆中蛋白酶抑制素、植物固醇、异黄酮等物质的抗癌功能,特别强调异黄酮是最理想的抗癌物质,而在现阶段,大豆和豆制品是异黄酮的唯一食物来源。于是美国政府倡导公众调整饮食结构,经常食用豆制品。现在,美国大豆年产量达7000万吨,居世界首位,大豆制品有1200多种,以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肉、乳替代品深受美国公众喜爱。

营养学家认为,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,我国居民食物结构不应当也不可能走欧美“三高”(高热能、高蛋白、高脂肪)的路子,而必须符合国情,发挥特色、科学合理、节约资源,要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、动物性食物为辅,做到膳食平衡、营养全面。在这方面,豆制品可发挥更大作用,特别是在欠发达和农村地区,增加豆制品消费,是弥补动物性食物不足,改善居民营养的一个有效途径。1996年,经国务院批准,由农业部、卫生部、教育部和国家轻工业局组织实施的国家大豆行动计划,现已取得显著成效,其示范效应不断扩大,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。最近,国务院对发展大豆生产、倡导中小学生喝豆奶又做出了新指示。“一杯豆奶强健一个民族”的理念形成并得以实施。可以预言,在21世纪,随着饮食科技的发展和各国产业政策的调整,大豆食品将在人类健康革命中发挥更大作用,也必将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青睐。

据悉,为提高社会公众对大豆制品在膳食中重要性的认知,推动大豆产业发展,国内首次大型食品专题研讨会——大豆食品与健康高层研讨会将于11月15日至17日召开。届时,专家、学者们的建议,将会加深人们对大豆食品这一21世纪餐桌上的“大众情人”的认知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